胖东来为什么无法扩张到全国
胖东来之所以无法扩张到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本质是其运行模式与世界主流经济分配制度不匹配。胖东来模式可以称之为合伙人经济分配制度的雏形,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分配合作模式,它不同于现行资本下的雇佣劳动制度。在现行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力在资本家眼里其实是生产资料的角色,是资本家用来赚钱的工具,就像伐木工手里的斧头一样。所以大家也会发现,即使生产力一直在提升,但只要新的市场停止增长,工人便会被迫和资本家一起陷入内卷。只不过资本家内卷倒掉的是牛奶,而工人内卷倒掉的是自己,这时候资本家嘴里的降本增效,所降的那个本就是工人工资或岗位,工人的加班就是增效,所以即使生产力在提升,工人们却并没有变得更轻松。就好比斧头变成电锯,但电锯的工作时长是不会自发缩短的。因为资本家本质上是为资本增值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员工的福利服务的。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两者稀缺性不同造成的。按照供求理论来说,资本家更占优,议价权更大。于是资本家会有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心态,并维持一定失业的产业后备军,作为议价的条件去尽力压榨在职的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却很难有你不请我干,有的是老板请我干的自信。作为同等威慑,无产阶级没有相应幅度的议价权,因此,表面上是市场上的双向选择,是市场上公平的供求均衡,但实际上,资本家可以对大部分无产阶级挑挑选选,而大部分无产阶级却要为一份更好的工作抢破头。
我们假设某种制度下可以使资本家数量增多,因此稀缺性下降,他们的议价权不断下降,而无产阶级的数量缩减,稀缺性上升,也就意味着议价权不断上升。这是资本家没办法再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心态去招聘员工,而不得不竞争性的给员工提高福利,留住员工,不然就被其他资本家抢走。此时员工的议价权非常大,在你这干的不爽,可以迅速找下家福利更好的企业入职,外面其他资本家排着队争抢员工。而资本家的议价权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资产阶级所得到的会下降到无限趋近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领到的工资,而工资之外剥削到的员工剩余价值会无限趋近于0。此时资本家就不能称之为资本家了,而这仅仅是一个付出管理劳动领工资的管理者罢了。而无产阶级所得到的无限趋近于他本身劳动创造的价值,他所被剥削的剩余价值也无限趋近于0,所以在真正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双方的市场议价权均衡平等,资本家所剥削到的剩余价值价值无限趋近于0,而无产阶级所获得的工资和福利也无限趋近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此时资本家就不再是资本家了,而只是挂着资本家名头的劳动者。
所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推翻雇佣劳动制度,变成某种形式的合伙人制度。为怎么现在做不到呢?因为目前市场上缺少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可以拉低资本家的议价权,同时增加无产阶级的议价权。这是目前资本经济向合伙人经济过度所缺的补丁。
这个补丁就好比自然界中的分解者模式,在自然界的生产分配的模型中,草可以看作进行光合作用的劳动者产,品是草韵含的有机物,所运用的生产资料是水、土壤、光、二氧化碳等等。而吃草的羊群可以看作消化的劳动者,产品是自身的肉,所用的生产资料是草坪。狼吃羊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细菌等分解者存在,物资会不断往狼和羊这一环堆积,而草坪作为生产者越来越弱,因为被割韭菜吃光了。正是由于有细菌等分解者的存在,狼和羊的尸体以及吃不完的食物会被重新腐烂分解,变成土壤中的养分,被重新充当生产资料。这就是一个从上至下的返还过程,将草坪的剩余价值重新以另外的形式还给这个生产者。弱肉强食是一个剩余价值被剥削的过程,而腐烂分解是一个剩余价值重新返还的过程。
多了分解者这一环,自然界中的生物完成了各自的价值交换,从而构成一个完美的闭环。这就是自然界中利用分解者模式达成的合伙人经济。而人类社会分解者这一环过度残缺,收税发福利可以看作一个残缺的分解者。战争也是一种激烈的分解,人类有剩余价值被剥削的过程,却没有完善的分解者对剩余价值的返还过程,因此没办法形成一个闭环。所以为什么胖东来能做到?因为于东来就扮演了这个分解者的角色。人为的使资本不再为增值服务,而转向为劳动力更好的生活服务。胖东来赚的更多的动力不是依赖摄取更多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是通过价值返还达到资本闭环。
当然,这种合伙人经济模式不是传统苏式的计划经济模式,靠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来左右生产和分配,会导致权力的过分中,而有了无上权力的管理者,很可能会将手中的权力变现为相应的财富价值。所以这个补丁可以称之为去中心化的分解者市场机制,就是国家税收的权力下放置民间。于是民间可以创立无数个类似的企业,相互竞争,对不同的企业和个人征收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并充当天使投资人的角色,去给初创企业拉来生产资料,也会像国家机构一样,针对一些企业进行补贴。
分解者角色的存在,就是无数个微型国家机构和天使投资人对社会中企业多余生产资料进行再分配,投资初创企业。于是,大中型企业没办法再垄断过剩的生产资料,过剩的部分会被重新分解,作为其他初创企业的养料。由于多余的生产资料进行再分配,创业的难度会极大降低,无产阶级变成资本家的门槛大大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数量空前扩张,而大型企业数量以及规模反而大幅度缩减。
由于企业的总数量空前扩张,员工数量反而显得越发紧缺。这是社会上的情况,就是老板太多,员工不够用了。于是资本家为了留住员工,不得不尽量提高员工福利和待遇。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员工被剥削的剩余价值无限趋近于0。而资本家的角色也演变成管理者的劳动者,和员工是平级的合伙人关系。此时,当老板还是当员工,到手的工资福利没太大分别,纯粹是看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你喜欢管理、创业,想对这个世界有一点改变,就去选择当老板。付出管理方面的劳动,你不喜欢去管别人,只想凭脑力、体力劳动挣钱,那就当普通员工。
由于分解者机制的存在,社会资源分配更加均匀,不会出现一方面是房价高起,一方面是很多房子空置的现象。多余的企业物资会被分解,重新投入社会,社会上没有物资是多余闲置的,闲置的物资会迅速被分解者分解。两极分化和贫富撕裂的现象消失,当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均,但像现在这样顶尖富豪上千亿身家,最穷者连吃饭都困难的现象是不会出现的。社会上是一种动态平等,到时阶级矛盾消失,性别矛盾对立和民族矛盾也随之消弭,连国家的概念也将被取代。因为一来合伙人经济制度不可能在一国之内建立,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剥削、压榨和剩余价值的互相流动,任何一国不可能独立于全球产业链之外。因此,合伙人经济制度完全实现的同时,也是全球一体化国家概念消失的时候,二来人类会加入分解者机制,其实就相当于将政府变成企业,无数相互竞争的政府、企业变成一个种群,内部不断有淘汰的,也不断有新生的,不断淘汰熵增的部分,新增熵减的部分,和自然界一样以此保证平衡。任何单一的系统机构必然有老化的一天,这是无法违背的熵增定律。只有形成生态群才能长生,这也是世界逃出历史周期率的最佳解决方案。